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落实“双百行动”城乡规划建设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绿美生态建设,在2025年植树节之际,学校投入数万元捐赠550棵榴莲菠萝蜜、宫粉紫荆、细叶榄仁等优质树苗,分别在湛江市霞山区、廉江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精心打造“双百行动”生态示范林。学校“双百行动”工作队队长、驻县(区)服务干部吴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兼驻低山村第一书记陈康荣代表学校,协同当地相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及村民代表共同参加了种树活动。
图:在霞山区海头街道东纯村开展种树活动
3月11日,学校携手广东医科大学、共青团湛江市委员会、霞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共青团霞山区委员会、海头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在霞山区海头街道东纯村合力开展种树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分工协作,共同栽下150棵榴莲菠萝蜜树苗,为该村打造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协同发展的示范林。此次活动,通过学校资源下沉、地方统筹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的模式,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为生态振兴与乡村风貌提升注入绿色动能,夯实了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基础。
图:在廉江市吉水镇低山村开展种树活动
3月12日,在吉水镇低山村,吴挺、陈康荣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覃权、低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大家挥锹铲土、扶苗培土、提水浇灌,齐心协力种下了400多棵火焰木、宫粉紫荆、细叶榄仁等观赏性树苗。一棵棵新栽的树苗整齐排列在村道两旁、山坡荒地上,为村庄增添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风景。低山村党总支书记钟敏成对我校组织开展的植树活动表示由衷感谢,同时也感谢我校和工作队对低山村一直以来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他表示将结合绿美乡村建设,持续做好树苗的养护管理,精心呵护,确保树苗成活成林。
自开展“双百行动”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学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多次组织师生深入廉江市和霞山区为当地城乡绿美环境、乡村风貌提升开展了包括捐种树苗、艺术墙绘、规划设计等在内的多形式共建与服务活动,形成了“资源下沉+专业支撑+文化浸润”的乡村振兴实践范式,为绿美乡村建设贡献了广外艺智慧与力量。
(学校“双百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双百行动”工作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文图)
【关闭】